「本文来源:天眼新闻」
一条条柏油大道纵横交错,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昔日的关岭自治县顶云乡已改为顶云街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顶云经验”纪念园内,“顶云经验”纪念碑高高耸立。碑座正前方,镌刻着陈高忠、陈忠富、陶天云、罗国民、罗定尧等推动“定产到组”的老人们的画像。碑座另三面,是《贵州日报》年11月11日刊登的新闻稿《“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的片段摘录。“顶云经验”纪念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再现当年开展“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场景,彰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
“顶云经验”纪念碑
站在“顶云经验”纪念馆内,84岁的陈高忠讲述起当年试水“定产到组”的往事,依旧激情澎湃。
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开展“定产到组”前,搞大集体吃大锅饭,大伙出工不出力,粮食产量上不去,许多人家过完春节就断粮,只能用野菜混合谷糠充饥。“好个顶云坡,肥田沃土多,生产搞不好,家里不开锅……”一句顺口溜,道尽顶云40多年前的辛酸。
年,顶云公社石板井大队陶家寨生产队的村民,一致推选陈高忠接任生产队长,希望他带领大家告别“年年饿饭”的苦日子。
上任第一件事,陈高忠把陶家寨32户人划分为3个生产组,实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各组定组长、定产量、定劳动力、定耕牛农具、定送粮人员……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做法可是冒着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受批斗、“坐班房”的风险。陈高忠要求大家保守秘密,只做不说。
秋天,陶家寨粮食丰收,产量比往年增加了两倍多,人均吃粮从上年的公斤增加到多公斤。
尽管丰收,但陈高忠并不满意。年初春,陈高忠邀约村民罗明才、李国昌、陈忠富、陶天云、罗国民、罗定尧,在陶家寨组后山“灯盏窝”的隐秘地,商量实施包产到户,达成一致意见。晚上,7个人在陈高忠家灰暗的煤油灯下签了“合约”,摁上手印。
7个红手印,赢来了陶家寨组的“柳暗花明”。那一年秋天,家家丰收,各家各户不仅吃上了饱饭,还存了不少粮食。
顶云公社的这一创举震惊了全省、全国,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形成著名的“顶云经验”。
如今,那段岁月已经远去,但顶云人冲破各种阻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精神,成为改革发展的精神财富,深深融入人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
传承精神,继往开来。关岭自治县将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力量。
发扬顶云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北凤阳南顶云”,关岭顶云,云贵高原上一个普通小山乡,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块高地。
40多年前,安顺关岭顶云公社的农民冲破思想束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通过“五定一奖”——定劳力、定生产资料、定当年投资、定产量指标、定工分报酬,超产奖励,大胆推行“定产到组,包产到户”,实现粮食丰产,解决了“吃饱饭”问题,创造了闻名全国的“顶云经验”,开创了我国南方农村土地改革的先河,与安徽凤阳小岗村一起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旗帜。
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顶云一路改革前行,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欣欣向荣、特色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
敢想、敢干、敢担当,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顶云精神已成为安顺市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顶云经验”五位发起人的合影
顶云经验穿越时空
“现在不像40多年前了,那时天天想的是怎么填饱肚子。”在顶云街道石板井村陶家寨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房里,陈高忠老人接受记者采访。
“现在生活好呀,住上了楼房,开上了汽车。”陈高忠老人是“顶云经验”的发起人之一。
40多年前的顶云,大集体、大锅饭,年年辛苦种地,年年还要饿饭。年,村民推选有经验又年轻的陈高忠担任陶家寨生产队队长。经过慎重思考,他提出三个条件:把生产队的田地和劳动力平均搭配分成三个组;把15头耕牛和所有农具按三个组分下去;生产队以前的老账不管,要重新建立新账。
条件一出,村民哗然。
“这样做,在那个时候被发现是要坐牢的。”陈高忠说,“为了吃饱饭,大家最终一致同意悄悄干。”
当年秋天,陶家寨生产队粮食丰产,产量翻了一番,村民吃饱了肚子。尝到了“包产到组”甜头的村民又问陈高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说:“有!把土地分到每家每户。”
敢想、敢干的陈高忠打定了主意。一天,他借看生产队后山地坎为由,把生产队队员李国昌、罗明才、陈忠富、陶天云、罗国民、罗定尧叫到后山一个名叫“灯盏窝”的地方,商量土地分到户的事,并和大家达成共识。当天晚上,大家又一起到陈高忠家,在堂屋中灰暗的煤油灯下签下“合约”、按上手印,承诺风险共担。
“之后一年时间,我都没有睡好觉,心里忐忑得很,生怕出事。”陈高忠说,由于害怕暴露,当时划分土地的时候,村民只在田地两边埋下石头桩子为界,收割时就用绳子拉线划分,收粮时,在口袋上作记号,先把粮食收进生产队仓库,晚上再悄悄扛回家。那一年,陶家寨粮食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家家户户有余粮。
顶云街道产业园区一角
到年春,顶云公社28个生产队中就有近10个生产队悄悄搞起了“包产到户”。八角岩生产队副队长伍正才认为,要搞就要光明正大搞。于是,他写了3封信,分别寄给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安顺地委书记和关岭县委书记,信中他公开提出:八角岩生产队要搞“包产到组”。县委调研后提出,“包产到组”试搞一年,并改名为“定产到组”。那年秋收,“定产到组”的16个生产队全部增产。
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头版旗帜鲜明宣传顶云公社“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和“定产到组”行之有效。
年,“顶云经验”在关岭全县推广,多个生产队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在关岭县基本建立。
实行“包产到户”,真正体现了按劳分配,最大限度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生产进程,同时还让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极大地促进了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定产到组、包产到户”的“顶云经验”已升华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成为引领安顺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的内生动力和精神丰碑。
顶云精神内涵丰富
“顶云经验”和顶云精神一脉相承。40多年来,关岭自治县把“顶云经验”的精髓和灵*融入到时代发展中,不断赋予顶云精神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现代价值,敢想、敢干、敢担当,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顶云精神的激励下,关岭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创造辉煌。
从年开始,关岭板贵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以战天斗地的精神开山劈石,历经20多年的发展,又通过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在这片山高石多、土地贫瘠、石漠连片的贫困地区,用一棵棵花椒树构筑起生态与经济的“绿色屏障”。
年以来,“关岭牛”在时代变奏中鼓足牛劲,“挣脱”耕田犁地的命运,贴上“以肥为美”的财富标签。从农户散养到“五户联保”,村民抱团走集约化、现代化的生态养殖道路,让关岭牛“牛起来”。
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关岭人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先后创造了“民兵植树造林方式”“上关经验”“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方式”“文明超市”等一个个立得住、叫得响的好经验好做法。
顶云街道石板井村新貌
“顶云经验”发源地石板井村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早从吃不饱饭的偏僻山乡变成了文明富裕的美丽乡村。
走进石板井村,道路宽敞漂亮,楼房鳞次栉比,游客络绎不绝。依托“顶云经验”纪念馆、“顶云经验”纪念园厚重的文化氛围,结合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当地正大力打造“顶云经验”体验园,农耕体验园、农家小院、休闲屋、儿童乐园、乡愁馆、垂钓区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本月将投入运营,届时,来这里,可品文化、品美食、品农家生活。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新征程上,关岭自治县大力传承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引领广大*员干部把顶云精神转化为推动关岭加快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力谱写关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顶云故事镌刻初心
“陶家寨的‘定产到组、包产到户’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对推动农村土地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顶云经验”纪念馆,王祥韦的工作就是给各地前来学习的团队讲解“顶云经验”背后的故事。
“顶云经验”纪念馆以大量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全面展现了陈高忠等几位老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纪念馆分顶云经验溯源、经验提出、顶云经验的传承等几个区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物、图片展览、文字简介、场景再现等方式展现了关岭自治县践行和发展顶云经验的辉煌成就。
“修建顶云经验纪念馆不仅是我们对那段历史的传承和记忆,也是作为*员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员培训基地。”王祥韦说。
“顶云经验”体验园一角
年,关岭自治县还修建了“顶云经验纪念园”,这是一个没有围墙很朴素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简洁的混凝土纪念碑,三个立面分别写着“顶云经验纪念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字样,简洁而大气,碑座下面雕刻着当年领头“包产到户”的五位老人形象。这里也是顶云人、关岭人的精神家园。一批批*员干部来这里参观学习,还挂上了关岭自治县*员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和全县爱国主义、*风廉政宣传教育基地的牌子。
今年,结合*史学习教育,关岭自治县引导各级*组织到石板井村上专题*课,通过参观、学习,让*员干部深入了解顶云发展史,从中深刻感悟共产*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发展信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丽华杨小友张赛向淳
编辑刘娟
编审田旻佳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