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6年坚持做一件事,78岁的他入选ld [复制链接]

1#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省文明办每月组织开展“江苏好人”推选活动,推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让我们走近这些“身边好人”,感受“爱”的温暖,领略“敬”的神圣、沐浴“诚”的阳光,汲取“善”的养分!助人为乐(7人)无偿献血22年的志愿达人

浦建峰,男,年生,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职工。

年以来,浦建峰累计无偿献血次,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金奖。年,他先后牵头成立昆山无偿献血者之家志愿服务队、曙光志愿服务队、碧水蓝天环境志愿服务队,在无偿献血、环境保护、扶危济困等多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现有注册志愿者近名。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志愿者,年12月,他还牵头成立了“昆山高新区文明之光志愿者服务中心”。

带动老伴儿一起投身志愿服务的爱心老翁丁兴南,男,年生,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徐贵桥社区居民。丁兴南从年开始投身志愿服务,经常参加镇和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关爱未成年人成长,通过点滴善行温暖邻里,还带动老伴儿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目前,他和老伴儿的志愿服务时长双双超过小时、合计多小时。年,他还申请成为一名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医院的拥军院长甘全松,男,年生,医院董事长。年,甘全松创办了集医疗、康复、科研、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医院。创业成功后,他萌生“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做点事”的念头,决定为退役军人提供健康服务。在他的倡导下,医院奉行“退役军人优先、退伍老兵优惠”医疗政策,设立万元优抚基金,用于全市退役军人及现役军人家庭医疗服务。他专门组建了一支医疗小分队,对全市余名退役老兵进行上门常规体检和病史调查,为他们分类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倾心非遗文化传承的弹词艺术家

徐桂清,女,年生,扬州曲艺团退休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清曲、扬州弹词传承人。

上世纪80年代,徐桂清被誉为“扬州弹词五朵金花”之一。退休后,她没有停下艺术创作和传播的脚步,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演出。每年寒暑假,她都在社区“百草园”学堂义务教孩子们唱清曲,将自己的技艺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小学生。年12月,徐桂清志愿逝世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得到家人支持。

34年痴情不改的拥军协会会长李晓红,男,年生,淮安市淮安区拥军协会会长。年,在淮安地毯厂当工人的李晓红参加了一次驻地部队的慰问演出,从此与军营结缘。34年来,他进军营搞演出,帮部队搞建设,给战士送美食,先后开展拥军活动余场次,个人投入数十万元。他将拥军内容从慰问演出、军民联欢、义工服务,拓展到千方百计帮助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为新婚官兵主持婚礼等多个方面。在他的带动下,姐姐、儿子、儿媳、亲家、徒弟等“亲友团”,也纷纷加入拥军行列。保持军人底色的“网络舆论卫士”

陶冰峰,男,年生,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新闻干事、西征网创始人。

陶冰峰退伍后,于年创办民间爱国正能量网站西征网。十年来,他秉持“理性爱国,传播文明”的办站宗旨,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原事件真相,澄清模糊认识,厘清是非界限,怒怼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他团结本地民间网络自媒体,开展内容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凝聚“微力量”,弘扬正能量。目前,西征网已拥有来自不同领域的网络专栏作家50余名,撰写原创文章余篇。

23年无偿献血3万余毫升的志愿者

陈丽明,男,年生,灌南宾馆餐饮部保管员。

从年开始,陈丽明坚持无偿献血。23年来,他累计无偿献血次,其中捐献全血25次毫升,捐献成分血血小板97次个治疗量,累计献血毫升,拥有献血证66本。6年,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年,他又加入灌南县志愿者协会环保分会队伍,积极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他曾4次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见义勇为(3人/组)联手从冰河中救出一老一小的“老哥俩”

周新,男,年生;张远银,男,年生,二人均为海安市滨海新区周庄村村民。

年1月8日清晨6点半,室外气温低至零下9度。周新在送孙女上学的路上听到呼救声,只见一老一小在河里挣扎,便立即停车跳入河中施救。冰冷刺骨的河水很快将他的手脚冻得没了知觉,他咬牙坚持,托举着二人往岸边游。这时,路过的张远银看到了,丢开电动车就冲进河里帮忙,终于将落水者都营救上岸。

跳入三米多深的河水救出3名儿童的兄弟俩

范学路,男,年生;范学娇,男,年生,二人均为沭阳县颜集镇个体经营户。

年2月14日中午12点左右,3个孩子在虞姬河畔玩耍时不慎落水。由于穿着羽绒服,他们没有立即下沉,一边在河中挣扎,一边大声呼救。住在附近的范学路、范学娇兄弟俩听到呼救声后,先后从河堤上直奔而下,翻过近两米高的隔离墙,飞快穿过河闸、到达河边,跳入3米多深的河水中救援,往返几次,终于将3个孩子都救上岸。

利用“爱心通道”智救幼童的90后小伙

沈月明,男,年生,邳州市供电公司土山供电所运维检修工。

年1月22日中午12点多,沈月明下班路过土山镇街北村魏园组附近时,两位老人怀中抱着一名女童拦住了他的车子求救,这名女童误吞了药片,嘴唇青紫、呼吸微弱。他立即带上两医院,途中拨打求助,利用“绿色通道”将女童及医院抢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对事件进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