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开始采掘黄金,相传,伏羲氏、皇帝、炎帝都曾在炼丹的时候加入了黄金,而在甘肃省出土的一批夏朝墓葬品中,出现了金耳饰,这说明黄金的价值在年前就早已体现,所以才会被古人做成饰品,更是将其放入墓穴之中作为陪葬品。
到了唐朝,更是将黄金推到了历史高峰,工人利用先前古人的工艺和那时的工艺打造出了一件件以黄金为原材料的传世之宝,更加巩固了黄金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如今,世界人民都知道黄金值钱,在江苏省几名小学生在鱼塘发现了黄金,他们起初还不认识,还引起了“识货”的村民坑他们,进而带动了大批村民鱼塘“淘金”,这是怎么一回事?
年4月20日下午,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的4名小学生在下课后相约到了一起,来到村民倪自海家的鱼塘里撑船游玩。其中朱丛淦是男孩,朱丛娟、朱丛秀和朱萍都是女孩。由于事先就给倪子海打过招呼,于是到了之后就自顾自地玩了起来。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撑不动船,只好沿着塘边玩耍。突然,他们看到了鱼塘的东北角水比较浅,还有河蚌,几个小孩调皮,就跳进鱼塘捡河蚌。
朱丛淦捞河蚌的时候摸到了几块发亮的东西,他再将这些东西捞上来一看,它们是不规则的金属物,上面还有自己看不懂的文字。他将这几块东西洗干净之后就分给了其他小伙伴,自己留了一块。到了回家的时间,自己往村里走,走到了邻居王翠兰家门口时,她一眼瞄准了他们手里的东西。
她让朱丛淦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她看看,她拿到手后用力掐了掐,认定它是黄金,王翠兰计上心头,她告诉他们,自己家中锅坏了,这东西可以补,她用50块将他们手里的三块金属物全部买了。朱丛淦没什么心眼,一听有钱拿就想卖,可是朱丛秀不乐意了,她认为这些是纪念品随后拒绝了王翠兰,她还是没有放弃,一路纠缠到他们到了家,最后看他们实在不卖,才询问起了他们在哪里发现金属物的,最后孩子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了她。到了家里,朱丛娟又找到爸爸,说自己的“纪念品”落在了鱼塘里,让他帮自己捞出来,而父亲朱生友听闻了王翠兰“纠缠”孩子们一事,就带着女儿去到了鱼塘,想看看是什么让王翠兰这样执着。
父女俩就着手电灯,很快在女儿说的位置那里找到了金属物,他才发现女儿口中的“纪念品”是黄金,于是第二天天不亮,朱友生就赶紧来到鱼塘看还有没有其余的金块,随后王翠兰一家也来了,一时间他们的举动引起了其他村民的注意,几人变成了百余人,大家都在鱼塘里找着金块,村民都停下来了农活,跑到鱼塘来淘金。24日上午,当地派出所接到了举报电话,说是鱼塘发现了大量不明来历的黄金,并且有文物贩子已经到了村里高价回收金块。于是他们赶紧展开了调查,而事实确实如电话所说,涉及到文物那就马虎不得,派出所立即上报了情况,并将其中一块金子上交到了市里。
市里的文物局研究后,发现它并不是普通的金块,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郢爰”,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中国最古老的黄金货币,于是专家要求立即回收所有黄金。经过1周的反复做工作,有11户村民主动上交了金块,总共收缴了21块,重量大.1克。专家们又对鱼塘展开了调差,发现了年前的楚国陶罐,这也证明了楚国曾经的统治势力蔓延到了江苏一带,这也弥补了当地的历史空白,最后,这21个金块被收藏与当地博物馆里,为了表彰村民们主动上交金子的行为,为他们家家户户颁发了奖状。
结语
在民间野外发现的文物按照法律规定,都应该归国家所有,文物的意义不仅仅是古代文化的象征,也能起到研究古代风俗的作用,由于文物值钱,大批的文物贩子只会看到它们的商业价值,而忽略它们的文化意义,他们只会让文物流落于民间,而主动上交文物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文物也并不是个人所有物,是属于整个民族,文物的缺失也会造成民族文化以及历史的缺失,所以打击文物私自贩卖现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支持并配合。
参考文献: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金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