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是有大小年的,这个很多农业专家早有研究。普遍的理论认为,当一颗果树第一年结了很多果的时候,他这一年消耗了过多的养分。而大大影响了第二年的开花结果的营养的供应。因此,当一颗果树第一年结的果多的时候,第二年就会结得少,甚至不结果。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正确,但是我始终觉得有个问题,就是说果树结得多与少,只是个例啊!不可能成片,甚至是整一个区域的果树,今年都同时结得多,形成了果树的大年现象。也就是说,你一棵树大年小年影响不了整个市场,你也不可能所有的果树,同时大年。所以我认为果树的大小年肯定不是决定市场的大小年的因素。
我们知道,去年的荔枝是大丰收的,就是说去年的荔枝是大年。按照上述理论来讲,今年的荔枝是不是小年了?我觉得也不全是。就像我上面说的那个例子,一颗果树的大小年决定不了整个市场,那么这个果树品种的大小年,整个市场的果树的大小年到底是什么决定的呢?
天气!我觉得你这个理论相对来讲正确多了,当荔枝开花的时候,这个天气不好,刮风下雨,花都打乱了,一旦下雨,昆虫都没有办法来授粉了,你让它怎么大年?一旦结果了之后,刮了一阵阵强风,把刚好觉得果全部掉光光,你说它怎么个大年?一旦你整个生长过程中遇到了干旱,遇到了连雨天,这些不利的因素导致了果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这种情况下,果树如何的大年?所以其实我觉得判断大小年的因素应该是以天气气候为主,而不应该说,去年是大年,那么今年就是小年,这种武断的判断。
我也曾经去请教过那些种植荔枝等果树的农民伯伯们,他们给的答案都是你要看当年的天气如何?最怕的是开花那几天刮风下雨。事实上,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荔枝已经小年好多年了,我粗略记了一下,大概有三年左右的荔枝是很少的,例如前年,还没上市,就说卖完了。我在市场上几乎刚见到两天的荔枝就没有了。而去年荔枝非常的泛滥,市场上的荔枝已经降到三块钱,后面甚至两块五一斤,我是不敢多吃哦,吃多了上火,不然我是太喜欢吃了。
好了,荔枝即将上市,按照经验判断,今年应该是荔枝的小年,但我觉得并不是哦,我觉得今年的荔枝应该也是大年,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