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又将迎来一个假期,即元旦小长假。元旦的到来,意味着年就要结束了,我们迎来年。关于年,有人说年是“双春年”,将会有两个立春。还有人能根据立春的具体日期,就能大致判断出年年景如何,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农村地区广为流传的很多根据节气判断年景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来给农事活动提供指导。众所周知,历史上一直是以农立国,未来的天气状况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那时候有没有现代的天气预报,古人只能总结经验,结合节气,编成俗语、谚语,在劳动者中代代流传。
立春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关于立春也有很多俗语,其中就包括这样一句:春打尾,喝油像喝水;春打头家家卖耕牛,这是啥意思呢?
春打尾,喝油像喝水
这句俗语中,“春打头”指的是立春处在五九的最后一天。每年的立春,要么处在五九的最后一天,要么处在六九的第一天。五九、六九就是冬至之后的第五个、第六个九天。
虽然“五九尾”跟“六九头”只相差一天,但立春具体在哪一天,就有完全不一样的预示。如果立春在五九最后一天,那么今年立春就是个“早立春”。早立春一般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足油丰,农民不仅粮食收成好,种的各种油料作物,像花生、芝麻等也会大丰收。这样农民吃饭油水足,做饭可以多放油,感觉吃油就像喝水一样。
春打头,家家卖耕牛
如果立春处在六九的第一天,那往往预示着不好的年景,粮食很可能会歉收,由于粮食减产,导致谷物不够吃,人可能都要挨饿,更养不起耕牛了。为了不让耕牛饿死,同时也为了有钱能买粮食,农民只能把耕牛卖掉。当然,这种说法有夸张的成分。
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现在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而古代节气主要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过去流传的俗语,并不一定在所有地方都适用。可能在有的地方,就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这个大家要了解一下。
年是“春打头”还是“春打尾”?
年立春,是在年2月4日,而五九、六九又分别是什么时间段呢?根据日历,我们可以看出,五九是在年1月27日~年2月4日,六九是年2月5日~年2月1日。这就能很简单地得出结论,年立春,属于“春打五九尾”。
有人说,年不是“双春年”,有两个立春吗?其实不然,“双春年”是从阳历上看的,阳历年里,有两个立春。而“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这些俗语中,都是按农历算的,农历每年只有一个立春。
因此,农民朋友完全可以放心,年的情况,属于“春打五九尾”,预示着年将会是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到时候又是一个大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