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了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了很多优秀的文化,而古人智慧的结晶还有古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古董的兴趣也越来越高,有的人是为了收藏或者是当作工艺品,当然大部分开采出来的古董都保存于博物馆内,供人们观赏。
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但也有一些古董没有被开采出来或者是还未被发现,在江苏省有四名小学生却无意发现了镇馆之宝。
在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里有四名六年级的小学生,约好了放学一起去渔民家的鱼塘里乘船游玩,四个孩子分别是朱丛淦、朱丛娟、朱丛秀和朱萍。因为渔民要出去卖鱼,所以他们提前和渔民打好了招呼,过去以后直接自己去弄木船,但是由于昨天刚打捞了鱼,鱼塘里的水撑不起来船,所以他们便决定去鱼塘边捞点小鱼小虾玩。
到达鱼塘边后,朱丛淦看到一个被晒的张开了嘴的河蚌,决定把它丢到深水区里去,四个孩子走到了深水区里把河蚌放了回去。放回去以后,朱丛淦便在水里捞,看看能不能捞出来什么,摸着摸着摸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他拿起来一看是一块还会发亮的物体,上面还刻着奇奇怪怪的字。
朱丛淦又接着摸到了3块这种物体,递给了她们三个,这样就可以一人一个了,但是朱丛娟闲脏,又将这个物体丢入了鱼塘里,再也没有找到。
玩够以后,他们拿着“战利品”回到了村子里,走到邻居家门口的时候,邻居看到了他们手里的东西,便拿过来反复观看。随后便说到:“我家的锅烂了,我看这个刚好可以补上,要不你们卖给我吧”。
朱丛淦一听还能赚钱,就想着卖给她,但是朱丛秀说这是他们的纪念品,不能卖,朱丛淦就放弃了卖给她的念头。
邻居一看孩子不愿卖给她便询问是哪里来的,孩子们便告诉了她。晚上回到家后,朱丛娟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父亲,还说后悔自己没拿着那个纪念品,父亲听后心中满是疑惑,邻居怎会买小孩子的玩具?
随后父亲在朱丛娟的指引下来到了鱼塘,摸到了那一块被他们丢掉的物体,随后大惊失色说这是金子。父亲第二天早上就来鱼塘又摸到了6块,邻居刚好也带着他们一家来鱼塘,就这样鱼塘里摸出来金子的事传遍了村子。村民们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来摸金子,没多大会儿鱼塘里就站满了人。
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终一共摸到了21块金子,上午当地派出所就接到举报电话说鱼塘里摸出来了金子,民警很快就去调查,发现情况属实以后立马上报。经过专家的鉴定发现金子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郢爰”,是我国最古老的黄金,上级立马派小组来鱼塘里检察,更加确定了专家的鉴定。
这种金子现在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上级对村民做了大约一周的思想工作后,将金子全部缴纳,一共21块。最终这些金子被放在当地博物馆,为了表扬村民还给每个人颁发了证书,文物终于找到了它的归宿。
在这之后,专家组还对鱼塘周围地区进行了挖掘,在深处还发现了楚国的陶罐,因为没有发现大量的墓穴,所以确定为这里曾是唐代的制盐遗址。因为金块往往都是存在盐场里,所以这次发现的郢爰应该是窖藏物品。后来经过专家们的二次鉴定,确定郢爰是楚国的,弥补了历史的空白。
这也可以称为“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几个孩子无意间玩耍竟能发现国家一级文物,这运气可不是谁都能有的。郢爰是楚国的通用货币,已经有年的历史了,村民们的做法也非常值得称赞,他们没有据为己有,而是选择了上交给国家,不然文物又不知道会流传到哪里了。
小编寄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相信这次父母的做法给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非常值得学习。我们也要时刻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