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面临选择,你是愿意留在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做一名金领,还是愿意回到农村满腿泥泞去实现脱贫致富的理想呢?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前者。
但偏偏有这样一位勇于挑战的八零后,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而选择了回到家乡,甘守贫瘠,最终扎根农业,带领着乡亲们一起踏上了脱贫奔小康的阳光大道。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就带您认识这样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全国劳动模范,而选择了回到家乡,甘守贫瘠,最终扎根农业,带领着乡亲们一起踏上了脱贫奔小康的阳光大道。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就带您认识这样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全国劳动模范——全王新。
全王新出生于年,是个名副其实的八零后。和很多敢打敢拼的年轻人一样,他思维敏捷,眼光犀利,很有些头脑。年,才二十多岁的全王新就在深圳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拥有了上百万元的积蓄,成了同村人都羡慕的对象。只要有人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来给自己家的孩子说教。然而,他本人却并不这样想,每一次他回到家乡,看到村子里贫穷落后的样子,同村的老乡们过着捉襟见肘的苦日子,还有那些荒芜下来的土地,他的心里都十分的不好受。浓郁的故乡情结让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深圳的事业,带着资金和先进的理念,回到家乡扎根农业,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致富的道路来。
他的这一决定,让家里人甚至同村人都十分的不理解,明明有现成的好日子不过,回来种地,不是自讨苦吃吗?就算是亲人们强烈地反对,但是全王新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从大城市回到小乡村,并不是错误的选择,相反,他未来的舞台只会更大,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间,他将自信满满地迎接着新的挑战。
有了理想,将理想付诸于现实却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回乡的第一年,便让全王新大受挫折。他一回到家乡,就租下了一百多亩的荒地,种上了水稻。没有想到,一年过去了,原本期待的大丰收却并没有降临,结果很不理想。
全王新痛定思痛,开始寻找原因。他觉得,现代化农业是门大学问,只有用上真正的好技术,探索出新的方法,改良品种,才能够增加粮食的亩产量,产量上去了,收益自然也就来了。
年,全王新找亲朋好友借了几十万元钱,购买了拖拉机、收割机还有插秧机等等农用机械设备。年,他成立了农业机械专业的合作社,征集了98家社员,将大家的土地都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机械化耕种,统一收割,这样便可以更加高效节约地进行新型的农业管理。
效率提高了,成本却降低了,参加合作社的这98人从耕种到收割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去操心的事情,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上来。大家很自豪地说:以前农民种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别提有多辛苦了,可是现在,只要会驾驶机械就行,半天的功夫就操作完成了。从耕种到收割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去操心的事情,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上来。大家很自豪地说:以前农民种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别提有多辛苦了,可是现在,只要会驾驶机械就行,半天的功夫就操作完成了。
年,正值水稻收割的时候,全王新却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当时预报说有十二级的台风即将过境,时间不等人,他当即便做出了决定,将收割机开向了农民的几百亩地,抓紧时间将地里的水稻全部收割干净,让他们避免遭受了损失。
然而他自己承包的二百多亩地却被台风全部都卷走了,直接损失就达到了二十多万元。在亲人的责备声中,他却一点儿都不觉得后悔,他说,自己身为一名领导人,就应该先人后己,自己虽然损失了这二十多万元,却换回了社员们的信任,做人诚信,是千金都换不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因为全王新有这样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才能够得到乡亲们的认可,大家扭成一股绳,扎根苦干,拧成一股强,团结协作,几年的时间,便把合作社的种植产品扭亏为盈,也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先后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增加到了二百多户,
每年的耕地面积到达了多亩,年收入,并且获得了“国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称号。
,并且获得了“国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称号。
年,村委会面临换届了,不出意外的,全王新以最高票数当选了村领导。肩膀上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他工作起来的劲头也更足了,他每天至少要工作十六个小时,被大家笑称为在线时间最长的村领导。在他任职的期间内,全王新实实在在地为村民们做了不少好事情。
全王新创立了
,将鸡苗和饲料发放给贫困户,手把手地教他们饲养技巧,提供技术支持和统一的市场销售环节。
并且他还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组织种植能手,创新专家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为农民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村子里因为季节的原因,会有很多剩余的劳动力,全王新每年都能够解决逾万人次的剩余劳动力,带动周边多户群众转为职业农民。
在他的努力下,红橙、番石榴、火龙果、荔枝等种植基地一个一个地建立发展起来了,但农产品的过剩问题便也跟着一起来了。于是,他又集资筹建了食品加工厂,以防过剩农产品浪费,通过烘干的方式以防低价伤农,让周边一千多户农民受益,由
原本的0元均收入提高到了八千元,有些人甚至上万元。
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跟着要提高了。为了美化农村的环境,全王新又是煞费苦心。他积极争取资金用来推动村子里的基础建设。道路硬代的环村公路的绿道先后建设成功了。
垃圾投放点也集中建设,原本脏乱差,垃圾随处堆放,现在规范管理之后,让村子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更加得整洁漂亮了。
还有污水管的处理,对河流的污染整治,也和每一个村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投建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建设极具特色的岭南新农村形象,他还大力推动了农业休闲旅行一体的综合项目,百亩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吸引了很多人假日里前来观光体验乡村乐趣。
在全王新的带领下,
中塘村成为了湛江市大名鼎鼎的生态文明示范村
,越来越多的人向它看齐,为建设新农村新气象而立下了很好的标杆作用。
年,全王新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但是相比起他为农民所做的一切,这一点荣誉却是远远不够,更多的人把他记在心里,把对他的感激也都记在了心里。
扎根在农村十多年的时间,无论是在村子里还是在地头间,时常都能够看到全王新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家乡带去了勃勃生机,成为了培育农村
“双创”的新的能源与动力。
听了全王新的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触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