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记者徐亚平通讯员宋玉成
6月5-6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研究所所长解生彬一行5人,乘火车,转汽车,坐渔船,深入洞庭湖,探寻远嫁的“儿女”。他们急切地想知道:16头来自黄海之滨的麋鹿在洞庭湖过得还好吗?会不会水土不服?有没有顺利地完成它们的“使命”呢?
麋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年,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生活在湖北石首天鹅洲麋鹿保护区的几头勇敢的麋鹿被洪水裹挟着渡过长江,进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逐渐自然野化,在洞庭湖繁衍生息。经过20年的发展,数量已达头,成为全国最大的没有人工干预的野生麋鹿种群。
为了巩固和扩大我国麋鹿保护的成果,减少洞庭湖麋鹿近亲繁殖、防止种群退化、扩大麋鹿种群,年3月3日,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湖南省林业厅从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引进16头麋鹿(雌鹿11头、雄鹿5头)放归到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使其逐步实现纯野生生活状态,自然繁衍野生种群,促进麋鹿种群健康发展。当天,国家林业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在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了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暨麋鹿引种放归洞庭湖仪式。
为什么要从江苏大丰引入麋鹿?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工程师姚毅告诉记者,英国乌邦寺是目前世界上所有麋鹿的拯救地,最后的18头曾栖息于此,近亲繁殖不可避免,导致遗传多样性低;江苏大丰麋鹿种群和洞庭湖麋鹿种群有至少30年独立发展史,故两个种群之间个体交流是提升麋鹿遗传多样性的最好途径。
大丰麋鹿在洞庭湖的放归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从大丰“移民”洞庭湖的16头麋鹿,担负的是引种交流、提升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任。转眼2年过去了,这些远来的客人生活得怎样?姚毅介绍,年11月11日,在单身“高富帅”们的喜庆日子里,来自大丰的部分麋鹿耐不住寂寞,终于从君山后湖向南迁移,去寻找他们的同伴。
年2月21-24日,滞留在君山后湖的麋鹿也向西去寻找真爱,与栖息于注滋河区域的麋鹿合群。年5-7月,东洞庭湖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监测中,观察到两个种群个体之间嬉戏、争斗和交配的场景。至此,来自江苏大丰的麋鹿与洞庭湖麋鹿完美结合。姚毅透露,正常年份一头雌鹿只产一胎,每胎一头;受洞庭湖洪水威胁,幼仔成活率50%左右;原有麋鹿群年增长率接近10%。
顶着烈日,带着草帽,乘着小船,解生彬一行下洞庭湖探寻麋踪,使出长枪、短炮和无人机,开展全方位、立体侦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解生彬等人终于在注滋河口找到了亲人:麋鹿带着颈环,还带着幼仔呢。
由于受到无人机的干扰,麋鹿跑向苇荡深处。解生彬轻声呼唤着:麋鹿,你别跑啊,娘家人来看你们了!他颇感欣慰的是,大丰麋鹿与东洞庭湖麋鹿合群后,完全适应了洞庭湖的环境。“儿女”们在洞庭湖生活,他大可放心了。(摄影:宋玉成姚毅)
[责编:王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