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励各级*组织和广大*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各级*组织采取自下而上、层层遴选、逐级把关、深入考察的办法,推选出了一批“龚全珍式好*员好干部”,其中我区共有6人。“湘东组工”开设“龚全珍式好*员好干部”专栏,为大家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今天,让我们了解本期的主人公:白竺乡大丰村*支部书记周宇翔。
周宇翔,中共*员,年退伍后在白竺乡政府任职。年9月,周宇翔由于*性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好,被白竺乡*委选派到大丰村担任村*支部书记。近年来,大丰村连续被评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萍乡市十佳乡村旅游示范点、湘东区“干净村庄”等,作为大丰村的引路人,周宇翔也获得了大丰村广大*员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先后被评为“萍乡市劳动模范”、“萍乡市大变样先进个人”、“萍乡市首届优秀五四青年”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如耳熟能详的歌谣,萦绕在大丰的山间。
临危受命
勇挑重担不畏难
(走访群众听取民意诉求)
年,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大丰的村容村貌可以说是一片萧条,河道路边到处是垃圾,群众办事无门、诉苦无人、怨声载道。在重压之下,时任支委成员集体提出辞职,一个“落后村”的帽子沉甸甸地扣压在大丰村头上。
在这样的形势下,周宇翔站了出来,接下了这个“烂摊子”。上任伊始,就有很多大丰村民来“劝退”:“我们大丰自己人都解决不了的事,你一个外人能搞出什么名堂?”面对质疑和困难,周宇翔没有退缩。
为了重塑村两委公信力,周宇翔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每一位*员和村干部家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打算,和他们共同探讨如何改变大丰村当前的局面,经过一个多月耐心细致的做工作,村民看到了周宇翔做事的决心和魄力。在他的领导下,两委班子廉洁自律,团结务实,*务村务公开到位;定期召开*务村务工作形势分析会,重大事项实现民主决策,大丰村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前些年已搬至邻村的老*员马洪康看到村里的变化,经常回来走走转转,逢人便竖起大拇指:“好支部、好班子、好发展、好前景”。
一心为民
贴心服务聚民心
(*员30分钟服务圈)
为进一步落实好服务机制,提升*员服务水平,周宇翔创新实行*员服务群众“30分钟生活圈”服务机制,对全村无职*员进行的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将无职*员的职责明确化,变“无责”为“有责”,为群众提供定点、上门、代办三项服务。每名农户都有一名*员联系,*员的姓名、职务、照片、电话等信息张贴在联系农户的门口,农户只需拨打公示栏上的联系电话,*员及时赶到现场帮助解决问题,真正形成“电话一响、*员就来”的服务氛围。
湴田*小组长陈永高看到村里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后,果断放弃了外面较高的务工收入,主动领岗领责,承担起了扶贫基地管理和水管员工作。工作虽然辛苦,报酬也低,他却开心地说:“虽然现在赚得少了点,但每天能和支部*员打成一片,能为村里发展分担一份责任,尽*员的一份力量,彰显着一名*员的身份,我很快乐”!
夯实基础
筑得良巢引凤来
(大丰村旧貌换新颜)
要想富,先修路。周宇翔带领的村“两委”班子,按照“由易到难、重点突破、点面结合、分布推进”的建设原则,对大丰村全面进行科学规划,全面实施“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的“五化”工程建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改水、改厕、改房、改路、改环境”,加快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
通过新农村建设、道路改造、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旅游基础,也逐渐集聚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年一位外地客商来到大丰,将村部前面近亩农田全部流转,种上了多品种盆栽和花卉,着力打造集餐饮、住宿、休闲采摘、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原生态旅游农庄。
产业发展
富民强村新跨越
(旅游产业桐花节)
一业兴百业活。大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通过深挖本地休闲旅游特色资源,强化支部引领,*员带动,以特有的豆腐文化底蕴为背景,以旅游赏花经济为媒介,不断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体育、健康、文化等深度融合,培育打造观光、休闲、体验、节庆等多种业态旅游产品。同时,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对外营销平台,鼓励周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为贫困户代销农产品,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效益,最大限度将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领全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
听说支部有意向带领全村人民发展乡村旅游,农户陈长凤就在自家里办起了农家乐。年,接待游客收入就达6万余元。陈长凤感慨道:“穷了大半辈子,干了大半辈子的农活,做梦都没想到,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感谢*的好政策,感谢我们村支部的带领”。
6年来,在周宇翔的带领下,大丰村实现了居住环境、经济收入、为民服务“三个提升”,由乱变治、由穷变富、由旧变新、由散变合“四个转变”,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明星村”“示范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