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以来
我区各中小学迎来
实施“双减”政策的
第一个学期
现在已经实施三个多月
孩子们在学校过得怎么样现在小编就带你们去瞧一瞧
小学区实验小学
区实验小学聚焦提高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教育教学质量等主要任务,不断创新管理举措,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新气象。
“双减”成功的根本在课堂。减轻作业负担,其核心是提高课堂效益。该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推行的“融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所有教师认真开展“融课堂”教学研究,以真教研催生课堂教学转型。11月初,举办了“融课堂”教学展示周暨小学第一共同体教学沙龙活动,将“融德于情、融学于境、融思于问、融教于评”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个课时,提升全学科教学品质和育人质量。
区第一小学
区第一小学认真落实上级“双减”工作要求,在探索高效灵动的融课堂教学、打造富有特色的德育系列活动的同时,强化作业管理与研究,在“减”与“增”之中做功课,在“减”与“增”中进阶,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除了书面作业以外,学校要求加大实践性作业的比重,要求体育、艺术、劳动与综合实践等学科要科学规划,布置学生能够完成的一定量实践作业。尤其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一小的孩子每天都有体育锻炼的详细要求,有体育教师制作的课余锻炼指导视频,有专门的体育锻炼记录卡,有规定的体育作业检查时间,受到了家长、社会的好评。
区人民路小学
该校在“双减”政策下,持续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养,通过榜样示范、骨干引领、专家指导等多种途径,塑师德、强师能,促进教师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校聚力“融课堂”改革,聚焦常态课堂,倾力打造“融课堂”教学新样态,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让学习真正发生,促核心素养有效落地。每周的校本教研时间,通过融课堂试水课、“融学单”设计与使用研讨、学共体建设指导等专题活动,组织老师们观课议课、研学研教,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融课堂”是“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新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潜心打磨锤炼,不断提升教学内功,“减负不减质”,让家长远离焦虑,促学生全面发展。
大丰港实验学校
大丰港实验学校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保“双减”全面落地见效。严格学生作业控量提质,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制定《大丰港实验学校学生作业管理办法》。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稳步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以作业辅导、自由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教育等特色课程服务为主,开展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书画、舞蹈等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着力打造课堂教育有高度、课后服务有温度、作业管理有力度的教育新常态,确保“双减”工作落细落小落具体、抓紧抓实抓到位。
沈灶小学
沈灶小学结合学校特色,创新作业设计,精心策划活动,让教育回归本来的样子,让孩子拥有成长的基石,做好“双减”答卷,实现教育教学的不减质、不增压。
作业管理是课后延时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它是解决家长困难的重要工作。面对传统的作业,学校从管理入手,注重作业的研究、开发与设计。学校安排教师在每周一次的半日教研活动中,加入作业研讨环节,总结归纳学科知识点、学生能力点、学习提升点,形成学习清单,守住作业品质关。
初中区实验初中
该校“双减”工作秉持“让每名师生都畅享成功的乐趣”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每周作业上墙公示,年级主任分工蹲点班级群,加强监督。严禁给家长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对各学科作业进行限时布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合计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作业必须在课上完成。同时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及时批改,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在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方面,该校全面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严格执行“5+2+1”的模式,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课后服务内容包含自主作业、答疑解惑、拓展提升、特色课程等内容。同时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初三年级面向中考,开展学科类社团4个,初一、初二年级开展文学、艺术、劳动实践、科学创造、品德修养、体育运动类社团22个,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益民路分校
益民路分校的“双减”工作注重学校的顶层设计,提出明确具体的“双减”要求:每一位教师是“双减”政策的模范执行者;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每一个场地都能展示精彩的活动;每一天的作业都能在校完成;每一个课间都能自由活动;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不会被浪费。
学校从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在夯实备课环节的基础上,以活动为载体向课堂要质量。学校管理层扎实推进“随堂听课”,坚持深入课堂,既关心教师在课堂上的不足、困惑和困难,也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掌握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有的放矢指导教师教学。
城东实验初中
为切实解决中小学生课后学业指导和生活照护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年秋学期以来,城东实验初中在全校继续深入开展了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为主题的社团活动。
学校不断深入和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开设了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类型。目前主要的社团类型有蒹葭文学、球类运动、趣味数学、智慧英语、书法绘画……学生社团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活动让每一个孩子找到了自信,发挥了特长,获得了成功感和幸福感。
金丰路初中
金丰路初中开展的“双减”落实工作,确立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学期的作息时间和课务安排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落实在校时间“”规定,尝试将每节课的时长调整为40分钟,引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0分钟的课堂,倒逼教师放下身段,改变一讲到底“满堂灌”的课堂模式,消除“疯狂PPT”的放电影式的授课。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素养,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
为综合培养学生素养,学校开展了十多项社团活动,如:校园合唱团、戏曲团、语文大阅读、校足球队、生活中的物理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每年10月,学校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将体育、艺术校本课程中学到的各种礼仪、各种技能等变成了一场场激烈的竞赛、一张张创意十足体育小报以及一小段精彩的入场词等,寓动于乐于趣,学生积极参加。
草庙初中
草庙初中强化全局意识、机遇意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用心对校园环境和设施进行整治和提升,为教师营造安心的生活环境和舒心的工作环境。
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抓教学质量,形成校长室带头抓、班子成员示范抓、教师全身心抓的良好校风。牢牢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响应区教师发展中心“课大于天”的号召和工作要求,以“融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双减”工作为契机,结合草中的教育教学教研实际,在日常教学中推进以融教研、融教学、融评价为主线的“三融”教学管理,尤其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集思广益地开展“融课堂”教学实践,实践中采取“校本融学单”和“校本融作业”双核驱动,务实践行融德于情、融学于境、融思于问、融教于评的“融课堂”教学改革。
孩子们
就是这样快乐的忙碌着
在欢声笑语中
他们得到了
更全面的发展
学习更认真
生活更自信
成长更健康
来源:大丰教育、大丰发布综合整理
编辑:陈卉杨家明
校对:陆卉
审稿:陈丽丽
责编:周利峰
说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