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辉
●年龄:54岁
●身份:东四八条社区居民
鲜嫩的*瓜、翠绿的洋刀豆、红彤彤的西红柿……初秋时节,东城区东四八条社区居委会平台上的小菜园丰收了,这些瓜果蔬菜都是居民井辉利用厨余垃圾做肥料种植出来的。在做好自家垃圾分类的同时,井辉还担任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坚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去年9月,我成为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定时在东四九条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你能拿多少钱啊?”“那么多年都过来了,为什么现在要分?”面对一些居民的不理解,我总是耐心地解释。
后来,我总结出宣传小窍门。疫情发生前,保洁师傅经常进院收垃圾,我就跟着进去。“大妈,您家有垃圾吗?”“有啊。”居民把垃圾递给我时,我顺便说:“大妈,现在咱们垃圾分类了,菜叶子属于厨余垃圾,下次您把它分出来放。”时间长了,居民慢慢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社区总共有十多位垃圾分类指导员,大家每天按时上岗执勤。一天晚上,天空下起瓢泼大雨,大家打着雨伞坚持工作,裤子一直湿到大腿根。第二天早上,大家又准时上岗。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同时,我也在家里垃圾分类。家里没有厨余垃圾桶,所有的厨余垃圾都用来沤肥了。
我喜欢养花,在家门口种了向日葵、葫芦、丝瓜等。有一次,我把吃完的火龙果皮扔在花盆里,过两天发现火龙果皮腐烂了,那棵秧苗比其他花盆里的苗长得好。后来,我把家里的厨余垃圾都用来沤肥。我准备了一个大瓶子,把切好的*瓜头、西红柿皮等扔进去密封好,有些豆子生虫或过期了,也收集起来,差不多一周时间,这个肥料就可以用了。
今年,我利用东四八条社区居委会的平台种了很多瓜果,别看花盆只有一拃深,土也是普通的土,但是收成很不错。4月份播种,短短4个月时间,结出了半米高的冬瓜,一尺长的洋刀豆,十多个丝瓜,一簇簇的西红柿……我将成熟的果实一一分给居民品尝,同时也分享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理念,很多居民也开始行动起来。
记者手记
东四八条社区居委会平台上的小菜园郁郁葱葱,硕果累累。角落里摆放着几个塑料瓶,里面放满了各种厨余垃圾。井辉打开其中一个瓶子,将沤烂的厨余垃圾倒入水桶,兑水后搅拌均匀,浇在花盆里。“瓶口不要拧得太紧,既不会有味道,又避免气体聚集。”井辉说。
文字:庄蕊
图片:庄蕊
编辑:谢莒莎
来源:新东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