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8日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肖秋云)国庆假期,江西省地质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更严更细更实的作风,认真履职尽责,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继续为抗旱救灾和保障民生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永修县立新乡北徐村不少山塘、水库、河流水位下降,农田干涸、开裂,种粮户心急如焚。“农田干裂、禾苗枯*,我这几十亩晚稻眼看着就要旱死了!”该村一农户说。省地质局第三大队接到永修县立新乡北徐村抗旱找水请求后,第一时间派出技术人员前往该村开展找水工作。
▲永修县立新乡北徐村抗旱打井项目出水现场
国庆期间,第三大队大丰探矿公司一线职工仍坚守在永修县立新乡北徐村抗旱打井项目一线,伴随机器轰鸣声,地下水喷涌而出,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永修县立新乡北徐村单井施工米,日出水量余吨,解决了当地村民80余亩农田灌溉用水难题。
国庆前夕,省地质局第六大队接连收到鹰潭市、贵溪市、余江区应急管理局及部分乡镇发来的旱情通报,农民灌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告急。旱情就是命令,该队克服高温和疫情带来的影响,第一时间派出技术人员前往相关乡镇开展找水工作。
▲第六大队技术人员采集测量数据
技术人员放弃假期,赶赴贵溪市鸿塘镇某蔬菜基地,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该方法数据采集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施工效率高、分辨率高,能从各类反演图谱上明显计算观测到高阻、低阻体的地下具体位置及埋藏深度,从而达到探测目的。截至10月6日,技术人员共为6个自然村查明含水构造3处,含水有利地段5处,并设计了打井孔位。
10月1日,省地质局第七大队于都县靖石乡抗旱救灾找水建井现场钻机轰鸣,一派忙碌景象。
▲于都县靖石乡抗旱救灾找水建井现场
9月底,靖石乡自来水厂的水源几近干涸,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告急。第七大队接到该乡抗旱找水请求后,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奔赴现场开展找水工作,发现靖石乡圩镇位于白垩系红层之上,该套岩层裂隙不发育,缺少储水空间,找水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技术人员想方设法通过遥感解译初选工作靶区和地面调查寻找蛛丝马迹,最终在预设靶区成井一口,水量约40吨/日,预计可解决人生活用水问题。
9月以来,省地质局第八大队、省地调院矿产所组成的抗旱救灾地质工作服务小组,调集4套打井和物探设备,奔赴上饶市信州区、广信区、广丰区、万年县、玉山县、铅山县等10余个乡镇地开展抗旱找水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10月3日,从上饶市广信区田墩镇传来捷报,由经过连日奋战,施工的井口成功出水,日出水量可达立方米以上。截至目前,在信州区秦峰镇等地打井3口,钻井累计深度多米,全力保障区域性城乡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
▲田墩镇井口成功出水
省地质局第九大队地质调查勘查公司受青原区富田镇水口村委委托,迅速成立抗旱突击队,前往受灾地区,为民找水解民忧。
青原区富田镇水口村地处赋水性较差的红砂岩区域,连年受旱。今年严重干旱以及持续高温天气,对于水稻来说,更是面临严峻考验。
▲水口村打井出水
抗旱突击队到达受灾区后,立即对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查,根据勘查结果,用最快的速度确定地下水赋存位置,布置钻井位置,组织钻机进场。抗旱突击队用他们专业的技术和辛勤汗水,为水口村成功找到地下水,完成一口出水量0吨/日的水井,彻底解决附近水田与居民供水问题。
受今年旱情影响,享有“中国贡米之乡”的万年县多地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省地调院地环所综合地质调查室自9月23日起,为万年县12个乡镇紧急施工打水井。为尽早解决村民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问题,打井突击队伍在国庆期间里马不停蹄,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快速精准施工钻井并成功出水。目前已打井10口,总出水量达吨/日,其中日涌水量最大的裴梅镇抗旱井,可达0吨/日,快速缓解当地旱情,解决了周边村民用水难题。
▲万年某地出水现场
省地质局水文大队上饶分院抗旱找水突击队国庆期间仍奔赴在遭受严重旱情的上饶市玉山县各田间地头实地踏勘,选定最优打井点位。截至10月6日上饶分院已在玉山县打井15口,成功出水12口,共惠及4个乡镇,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饮用水问题。
▲玉山县必姆镇找水现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