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上的明珠:牛逼哄哄的县级市兴化市
背着自己的行囊,怀揣自己的梦乡,全中国每天都有千千万万的人背井离乡去发达的地方拼搏,但大多人作为异乡人在当地仅是作为打工者而存在,多数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干着脏、重、累活而拿着相比本地人低很多的工资。
在外不易,融入当地更难,所以谁都知道这句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为什么呢?身处异乡处处不易啊!语言上不通,生活习惯上不同还是小事,偏见和根深蒂固的地方关系更让外地人难以出头。一样的工作、一样的竞选,外地人若不能特别优秀,根本没办法与本地人相较。中秋月圆时,独处异乡的人,不管他是卖苦力的打工者,还是商界精英,他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在外打拼过的人谁不知道个中辛酸?
极少数的人也许在异乡极其成功,但他即使成功了,他能真正融入当地吗?
难!
即使融入也是下一代人的事!
兴化市过去是个河网纵横的锅底洼,仅靠有限的农作物种植度日,虽说温饱没问题,但相比发达的苏南则相差太多,且自古即是。祖祖辈辈的兴化人到苏南打工的从没断过,一直在追苏南,但估计却永远赶不上苏南。
兴化人看了估计不服,但却是真的!在现在这人口流动极频繁的年代,在苏南干得好的大多便留在了苏南,只有那些较难立足于苏南的人仍无奈返回了家乡。
即使在苏南干得好的,逢年过节都会赶回家乡,不为别的,就为了看一看生自己养自己的故乡,看一看家乡的父老乡亲。
曾经与很多老人闲聊,聊天聊地的胡侃当中总会说:我的老家是某某地方,那里还有我的许多亲戚,虽然好久不见,仍能清楚的记得许多人的名字,并且说如果有可能,一定会尽可能的多回去,因为家乡再远再穷,但还有自己的根!
兴化的水土,造就了兴化人崇尚学习的风俗,所以历代人才辈出。不说那处在庙堂之高的高官,只说文人,最出名的中国四大名著有三部与兴化有关!
比如说《水浒》,即使是建有施耐庵故居的大丰也必定承认:施耐庵是兴化人。据很多专家考证,水浒中的水泊梁山就是根据施耐庵住的施家桥周围风景写的。
《西游记》从问世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百余年里,各种刊本或署朱鼎臣编辑,或只署华阳洞天主人校而不署作者姓名,或署丘处机撰,没有一本承认吴承恩的著作权。胡适年的《西游记序》也说此作"是明朝中叶以后一位无名的小说家做的"。后来鲁迅先生力主吴承恩说,胡适得到鲁迅抄给他的材料,便在《〈西游记〉考证》中也持此主张。但也仅是一个主张罢了。细心的西游记迷可以从小说中找到华阳洞天主人,而这号就是兴化的状元宰相李春芳的号,所以学术界很多学者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明嘉靖的"青词宰相"李春芳。
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知道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在苏州结识施耐庵,并与施师徒相称,很多学者都认为《三国演义》是两人的合作。
至于那牛逼哄哄的《封神演义》,现在考证后大多都认为是兴化的道士陆西星所著。
看,兴化多牛!
文人中有多少人能与他们比?而这些作者或者直接是兴化人、或与兴化人有关。
瞧!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兴化市,小说上独领风骚数百年。
在写小说上,谁敢与兴化人叫板?
兴化人不仅以前牛,现在也是,比如现在仍牛的毕飞宇!
兴化人不仅文学上造诣非常,其他地方也特别牛,医院正在评选的十佳先进专家王如兴,也是兴化人。
王如兴,博士生导师,教授,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中青年专家,六大高峰人材重点培养对象。
兴化人在外拼搏不易!
兴化人在外能独领风骚更不易!
为很牛的王教授加油!